Cookie-Einstellungen
     
 
 
新闻
植入扩张聚四氟乙烯心包后的复发性心脏缩窄 2025-03-20

Recurrent Cardiac Constriction after Implantation of an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rgical Membrane

植入扩张聚四氟乙烯心包后的复发性心脏缩窄

Puiu et a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英文原文为准。

手术粘连是使心脏再手术复杂性加剧的难题之一,它可能导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封闭原有心包并非总是可行的,目前再次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植入替代性新心包已成为避免心脏和大血管受伤的常用解决方案。

Gore-Tex 手术膜 (SM)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有报道。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既没有细胞向内生长也没有免疫活性细胞成分。再次手术的患者没有发生粘连,解剖也更容易。

在本报告中,作者介绍了一例植入 GORE PRECLUDE 心包膜后出现反复的延迟性心脏收缩的病例。

临床总结

患者男性,38岁(187cm,115kg,BMI 32.9kg/m2),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缩窄性心包炎病史,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乏力和外周充血入院。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双叶性Sievers 1型主动脉瓣。CT血管造影显示升主动脉瘤,直径为 48 毫米,心包增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超声心动图和诊断性血流动力学心导管检查也证实了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需要进行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David 手术),和瓣叶修复、升主动脉置换术和心包切除术。

在胸骨正中切开术后,观察到增厚(0.5-1cm)的皮革样心包,并有明显粘连。进行了“从膈到膈”和膈心包切除术。成功执行上述手术步骤后,植入扩张聚四氟乙烯(e-PTFE)新心包膜(GORE PRECLUDE)(图1)。术后恢复顺利,7天后患者无症状出院。出院时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为 62%,无缩窄性心包炎迹象,手术结果良好,无任何残余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屏幕截图 2025-03-14 105616.png

图1. 术中视图描绘了新心包的植入。

初次手术后两年零两个月,患者因进行性呼吸困难和日常活动明显受限而再次入院(New York III级)。诊断:超声心动图和诊断性血流动力学心导管插入术(再次)确认了缩窄的诊断。在胸骨中线重新切开后,新心包被切除,在其下观察到大约5毫米厚的肉芽组织层,形成了异物反应(图2)。该层被完全切除,病理报告显示慢性炎症和淋巴细胞的结节聚集,确认为异物肉芽肿反应。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6天后出院。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数据见 ►表1

屏幕截图 2025-03-14 105630.png

图2. 术中再次手术期间的肉芽组织层。(A) ePTFE 补片被切除;(B) 贴片下的肉芽组织层。 ePTFE,扩张聚四氟乙烯。

屏幕截图 2025-03-14 105642.png

表1. 实验室数据

评论

缩窄性心包炎限制了心脏的舒张期心室充盈,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充血的病理生理级联反应。在没有心肌病的情况下,心包切除术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研究表明,根治性心包切除术在长期死亡率、右心室收缩压和三尖瓣反流方面优于传统手术。

建议对接受心脏手术且再次手术可能性较高的患者进行新心包手术植入,以避免最终再次手术期间发生不良术中事件。心包重建也适用于肺切除术和心包切开术或心包切除术作为心脏疝的预防,由于房腔交界处和大血管的扭转,这种情况的死亡率很高。也可以对有症状的先天性心包发育不全进行治疗性重建。

心包可以使用生物(异源或自体)或合成材料重建,每种材料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牛心包补片作为异源生物材料已被证明是一种坚固且多功能的手术材料,但会引起过敏反应。另一方面,胸膜或心包脂肪瓣等自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感染能力,但强度不够。阔筋膜瓣的缺点是需要二次切口和手术区域。合成网片已成为首选材料,而Gore-Tex SM成为心包成形术的最佳选择之一。

在本病例报告中,作者介绍了一名在植入 e-PTFE SM后出现复发性延迟性心脏收缩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以缓解收缩成分。病理报告显示异物肉芽肿反应。 Sakuma 及其同事在一项实验研究中证明,e-PTFE片材可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是涉及植入材料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根据现有证据,导致肉芽组织形成的炎症反应步骤如下:植入物表面的蛋白质吸附、凝血级联启动、单核细胞粘附、巨噬细胞激活和异物巨细胞形成。新材料可能会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免疫激活,但目前仍处于体外实验阶段。

点评

该研究探讨了植入扩张聚四氟乙烯(e-PTFE)手术膜后出现的复发性心脏缩窄的病例,并提出了相关的临床总结和讨论。该文全面介绍了患者病史、手术过程及再次手术中发现的肉芽组织层。作者对病例的详细描述和手术过程的清晰呈现,以及对可用材料的讨论,为未来手术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建议。然而,作者可以进一步探讨e-PTFE材料与异物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提供更多相关的实验数据来支持该文的结论。

本期中文解读

阳茜雅

/初稿

郑子龙

 /初审

范成铭

/校审

范成铭,博士

Th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 编委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外科学博士,药学博士后,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心外科专业组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中南大学十佳大学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优秀青年人才。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 Evarts A. Graham Memorial Traveling Fellowship 2023年获得者(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国内心外科医生,每年仅资助一名心外科医师)。美国Samuel and Jean Frankel心血管中心Fellow。荷兰Catharina医院心胸外科Fellow,比利时Cliniques universitaires Saint-Luc医院心胸血管外科Fellow。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优秀青年科研基金、湖南省优秀博士后基金各1项,先后获省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奖、湖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医学十大临床创新技术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细胞相关治疗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现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主编、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主编,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BMC Bioinformatics副主编,Clinical Case Reports高级主编,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副主编及心脏病学栏目主编,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PLoS ONE、PeerJ学术主编,BMC Medicine、Review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等多本SCI杂志编委。


Th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 Reports (TCS Reports) 为开放获取期刊,出版与胸部和心血管研究具有重要临床相关性的病例报告,特别强调手术介入措施。TCS Reports 欢迎麻醉、心脏病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胸外科和重症监护领域的投稿。

目标与范围

  • 交流有关心脏、血管和胸部手术治疗的特殊或异常病例

  • 报告胸部、血管和心血管手术中治疗管理的临床新方法

  • 记录可能表明对现有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有的新的或替代性理解的特定临床发现

  • 对发表在母刊Th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上的研究成果和综述进行补充

  • 促进与胸心血管外科护理相关专业和子专业之间更广泛的信息交流

在TCS Reports上的所有投稿均经过严格的同行盲评。鼓励提交图像和视频等补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