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秋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研究方向:
过渡金属催化的偶极环化反应
可见光驱动的有机光化学合成
绿色合成与不对称催化反应
以下为采访实录:
Q
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目前面临哪些挑战?
目前,我主要从事杂环合成导向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包括“基于金属稳定偶极体的催化环化反应”、“可见光驱动的有机光化学反应”等两个方面。
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真正将所发展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能够摆上货架的化学产品。
Q
您的研究有哪些重要方面?
结合依托单位和研究团队的发展方向和总体的研究目标,我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发展一些绿色、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来获取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杂环化合物,尤其是手性的杂环化合物。其一,基于对“金属稳定的偶极中间体”结构和反应性的认识,通过合理设计手性配体和反应试剂以及合理利用弱相互作用,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环化反应并成功用于合成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氮杂环分子。其二,基于“可见光诱导产生活性中间体”原理的认识,通过合理设计反应与协同催化体系,发展了一些催化不对称的有机光化学反应并用于重要手性杂环分子或其重要前体分子的合成。这些研究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虽然部分方法已经能够用于生物活性分子的简便或多样性合成,但离真正的生产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Q
请分享一张您最新研究成果的图片。
(J. Am. Chem. Soc., 2019, 141, 133-137)
Q
可以用几个词形容您的研究和生活?
日新月异、平平淡淡。
Q
您在生活中有什么兴趣爱好?
其实我没有特别的爱好,除了探索化学中未知的东西,偶尔会看看书、看看经典影视作品、打打乒乓球等事情放空大脑,避免过于执拗导致精神长期紧张。
Q
您对学生在科研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建议?
我自己目前还处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之中,很难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良玉经验。不过,我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供参考:
兴趣是科研的第一要素;
生活处处皆学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接触过不少学生,很多还不明白为什么选择化学,尤其是被称为“化学蓝领”的有机化学;要不是因为喜欢,很难能够坚持做久、做深、做好。此外,可能由于当前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很多,部分学生对生活认识不够,缺少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表现在科研过程中明显缺乏创造和动手能力。
最后一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很多学生在做科研过程中没有做到“计划-实施-总结”这一周而复始的工作,很多时候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因为缺少计划和总结,很多实验工作是重复的、无效的,导致一个课题执行过程明显拉长很多。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科研信心、找到科研的乐趣。
关于本奖
本奖每年颁发一次,面向来自全世界处于独立学术研究生涯早期、斩头露角的科研人员,如助理教授和初级教授。获奖者由SYNTHESIS,SYNLETT和SYNFACTS的编辑委员会成员独家选择,他们不断关注从事化学合成与催化或和有机化学密切相关领域的有前途的年轻人。自1999年本奖项首次颁发给年轻研究人员以来,它的目标就是表彰和鼓励新一代有机化学家。该奖项包括SYNTHESIS,SYNLETT和SYNFACTS的一年免费订阅(在线和纸本)和证书。
敬请关注更多获奖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