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房原发性心脏淋巴瘤引起心力衰竭
Doño et a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英文原文为准。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患者可能会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表现出症状。症状可能包括继发于心内梗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全身栓塞、心律失常和全身症状。心脏肿瘤的鉴别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CTA)和磁共振成像(MRI)来进行。一些心脏肿块可能不需要组织诊断,如假瘤、血栓、脂肪瘤和乳头状纤维弹性瘤。所有其他肿瘤都需要组织病理诊断,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病例介绍
一名74岁男性,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胸部不适1周就诊于家庭医生。患者从未有过这些症状。他是一名活跃的吸烟者,长期吸烟史,但没有心脏病史。其余的医疗和手术史无特殊。否认有晕厥、胸痛、发热、寒战、咳嗽、腹痛、恶心或呕吐、使用非法药物或心脏疾病家族史。
在急诊科,他的心率为每分钟150次,其他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心脏检查显示不规则心动过速,无杂音。心电图发现新发心房颤动,没有缺血的迹象。胸片显示心脏肿大和肺水肿。B型利钠肽前体升高至1406 pg/mL(0-150),肌钙蛋白水平正常。(图1 A)
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量心包积液,无心脏压塞,右心房肿块,左心室射血分数为25%。他入院接受静脉肝素和地尔硫卓治疗。心包开窗术治疗减轻了他的症状,但积液和心包组织检查没能得出诊断。考虑到心脏恶性肿瘤的可能,我们通过食道超声心动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MRI对该肿块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室区发现右侧心脏肿块,测量尺寸为4.1×4.2×5.3 cm。这个肿块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上呈阳性(图1 B),没有其他阳性的区域。MRI(图1 C)显示右侧冠状动脉受累。
图1. 术前成像。(A)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积液。(B)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CTA(图2),证实非显性右冠状动脉被肿块包裹。心导管检查未发现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经过肿瘤委员会的评估和以前的影像检查,在4年前的胸部CT扫描中没有发现肿块。
图2. CTA显示右冠状动脉被肿瘤包绕。
作者考虑采用微创入路,但考虑到这种方法可能引起右冠状动脉的医源性损伤,还是决定不采用这种方法。他被送回手术室,经胸骨正中切开术接受开放性活检(图3A,B)。病理报告显示为大B细胞淋巴瘤,他得到了适当的治疗。
图3. 术中图像:(A)手术部位 (B)标本。
评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患者可能会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表现出症状。症状可能包括继发于心内梗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全身栓塞、心律失常和全身症状。心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CTA和MRI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一些心脏肿块可能不需要组织诊断,如假瘤、血栓、脂肪瘤和乳头状纤维弹性瘤。所有其他肿瘤都需要组织诊断,用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原发性心脏肿瘤占所有心脏肿瘤的0.3 % ~ 0.7 %。心脏外原发肿瘤发生心脏转移的可能性是心脏原发肿瘤的30倍。心脏黏液瘤是一种良性的原发性心脏肿瘤,虽然罕见,但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黏液瘤通常发生在心脏的特定区域,75%的病例起源于左心房,约20%起源于右心房。由于右心良性肿瘤较左心良性肿瘤少见,且往往体积较大,因此这些肿瘤在手术切除前常因怀疑恶性而被早期发现。
只有25%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是恶性的,其中75%是肉瘤。如果没有手术切除肉瘤,9-12个月的存活率为10%。原发性肿瘤通常发生在比该的病人年轻得多的人群中。右侧肿瘤通常向外生长。如果在评估过程中影像学没有表现出心脏肿块的特征,则需要进行活检诊断并排除淋巴瘤,而淋巴瘤最好采用非手术治疗。一项对54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牛心包重建手术切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报告30天死亡率为9%。切缘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提高,而切缘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17%。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PCLs)占所有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1%。一项对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回顾发现,2004年至2016年间有305名PCL患者。82%的患者为白人,54.5%为男性。平均年龄68.7(±14.2)岁。其中B细胞淋巴瘤占92.7%。71%的患者接受了化疗,21.6%接受免疫治疗,16.7%接受手术治疗,8.2%接受放疗。总生存率为46.6%,中位生存期为45.4个月。最常见的化疗方案是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年龄增加与不良生存相关。生存率的提高与化疗相关,并且随着利妥昔单抗的加入,生存率的进一步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3年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71.6%、60.2%和53.1%。
心脏肿瘤表现为多种症状,通过超声心动图、CTA和MRI进行最佳评估。组织诊断是必要的。虽然PCL是罕见的,但化疗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优于其他心脏恶性肿瘤。如果不进行治疗,预后很差,据报道生存期不到一个月。然而,如果治疗,生存期可延长至5年。
本期中文解读
杨桂怡
/初稿
郑子龙
/初审
范成铭
/校审
范成铭,博士
Th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 编委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范成铭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心血管外科、缺血性心脏病的干细胞治疗。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已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5篇。他还是美国心脏协会AHA成员、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理学委员会成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会员。
Th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 Reports (TCS Reports) 为开放获取期刊,出版与胸部和心血管研究具有重要临床相关性的病例报告,特别强调手术介入措施。TCS Reports 欢迎麻醉、心脏病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胸外科和重症监护领域的投稿。
目标与范围
交流有关心脏、血管和胸部手术治疗的特殊或异常病例
报告胸部、血管和心血管手术中治疗管理的临床新方法
记录可能表明对现有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有的新的或替代性理解的特定临床发现
对发表在母刊Th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上的研究成果和综述进行补充
促进与胸心血管外科护理相关专业和子专业之间更广泛的信息交流
在TCS Reports上的所有投稿均经过严格的同行盲评。鼓励提交图像和视频等补充资料。